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四十九章:赢的人不凭运气 - 第3页
mszw8.com

    在1995年,通过外贸渠道进口的彩电有五百多万台。在95年的秋天,政府宣布将在96年四月份把彩电的进口税从36%降低为23%。为此,诸如松下,索尼等日本公司都兴奋不已。特别是以电视机业务见长的松下,放言“不惜花费三十亿美元的公关宣传费用,也要彻底拿下中国彩电市场的绝对份额”。

    为了狙击日本的进口电视在国内的巨无霸地位,作为国产电视机行业的金字塔尖,tcl和长虹都在用各自的方式攻城略地。

    tcl那边,老板李东升为了抢占被日本彩电霸占的北京各大商场专柜,一家家的和商场签订保底协议,承诺每平方米柜台每月销量不低于伍万元。然后以低于日本电视机品牌三分之二的价格面向消费者售卖tcl的彩电。

    用李东升在面对记者采访时说的话就是“我们平时喜欢说要走向国际市场,而如今外国兵团已经冲到我们家门口来了。国际市场就在我们家门口,此时不占更待何时?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民族工业就这样败下阵来,于外国兵团较量,tcl集团要做产业报国的敢死队,我李东升就是敢死队长!”

    如果说tcl的李东升以“敢死队长”自居,那四川长虹就是妥妥的“价格屠夫”。

    为了防止日本品牌对国产电视的冲击,长虹选择了在价格上刺刀见红。在92年,长虹其实和国外品牌的产品价格相差不大。一台二十九英寸的进口彩电价格差不多是一万元,长虹这个尺寸的彩电价格也要八千多元。二十五的进口彩电平均是六千多元,而长虹的也要五千多元。

    在得知彩电进口税降低的政策之后,倪润峰觉得要拼掉对手的品牌优势,国产彩电起码要再便宜百分之三十。

    所以在96年开年之后,长虹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搞降价促销。就在刚刚过去的3月份,长虹宣布所有品种彩电在全国61个大中城市的150家大型商场中一律让利销售,所有彩电都挂出了最低七折的促销牌。
请关闭-畅*读/模式阅读。

最新网址 mszw8.com
关闭+畅/读=模式,看完整内容。本章未完,请点击【下一页】继续阅读。
上一页 - 下一页